◆【雲南.東川紅土地】
專家評為全世界除巴西里約熱內盧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,景象比巴西紅土地更為壯美。層層疊疊的梯田裏,火紅的土壤上,一年四季各種花交替開放,色彩斑斕炫目,鮮豔濃烈的色塊一直鋪到綽約雲影中。
◆【元陽.梯田】:境內山高穀深,溝壑縱橫,全縣無一平川,36萬畝梯田全嵌刻在海拔144米至2000米、坡度為15度至75度之間的大山上。由於海拔高差大,呈現出熱帶、亞熱帶和溫帶三種氣候特點,因而多雨多霧,年平均溫度16.47℃,年降雨量1400多毫米。全縣有37萬人,七個少數民族,以哈尼、彝族為主。據考古證實,早在兩千多年前,人們就已經在開墾梯田,一直延續至今。
◆【羅平.九龍瀑布】
九龍瀑布群,位於羅平縣城東北22公里處的九龍河上,宛若一條銀龍盤旋在群山之中,由於獨特的地質結構及水流長期地侵蝕,在四公里長的河流中,落差多達一百公尺,形成大大小小高低寬窄不等、型態各異的瀑布群。其中最為壯觀的「九龍第一瀑」高度達六十公尺,當地少數民族布依族人稱其「大疊水」,可搭乘纜車上瀑布頂端,往下俯視,盡是山峰奇石,與油菜花梯田相間,恰似一幅彩畫,美不勝收。
◆【雲南.建水古城】
建水古稱臨安,亦名巴甸,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,距離昆明以南220公里處。建水城最早是南詔時修築的土城,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擴建為磚城。城週六裏三、城牆高二丈五尺,四門有城樓,樓為三層,各高四丈,非常壯觀。建水人文鼎盛,在元代就始建廟學,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,萬曆年間建立建水州儒學。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、煥文、崇文、曲江四個行院,境內人才輩出。當時建水有“臨半榜”之稱,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要占半數,堪稱雲南之冠,故而有“文獻名邦”、“滇南鄒魯”之美譽,也被稱為“古建築博物館”和“民居博物館”。
◆【建水.朱家花園】
建水朱家花園位於雲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,是清末鄉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。占地2萬多平方米,其中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,主體建築呈「縱四橫三」佈局,為建水典型的「三間六耳三間廳、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」式傳統民居的變通組合體建築。房舍格局井然有序,院落層出迭進,計有大小天井42個、房屋214間。整組建築陡脊飛簷、雕樑畫棟、精美高雅。庭院廳堂佈置井然有序、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,形成「迷宮式」建築群。目前已成為集住宿、觀賞、旅遊、娛樂為一體,並有一定規模且豐富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。